>
票据市场必须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是《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我国金融科技将迎来守正创新、合规发展的一年。
根据估算,2003年至2019年间,我国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398和0.2369,各要素增速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
针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所面对的新情况,下一步应围绕和服务于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针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货币政策持续应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这两大宏观经济问题挑战的能力;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以政策确定性引导预期、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推动经济增长尽快向潜在水平恢复,长期将经济增长保持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强化面向“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快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相适应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更加注重政策协同配合,以政策协同进一步激发货币政策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天津金融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战略内涵和工作着力点,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强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金融支持,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新作为。
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制胜之策。新发展格局下,全国各省(区、市)由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节点和内生动力潜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将面临重构。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多层面落后于全国,但在“双循环”体系中,甘肃省占据了较重要、较特殊的地位。下一步,甘肃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足用好多重政策叠加机遇,补齐自身短板,强化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全省金融系统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适配性,充分发挥金融的循环“造血”功能,挖掘和释放经济内生增长新动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
但把2020年和2021年结合在一起看,实际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增速,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经营仍然困难,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金融风险有所积累上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在金融业务数字化、金融业态多元化、粤港澳三地金融产品互认互通等诸多领域有着显著发展。
就金融界来说,新发展格局下,需要继续深入认识并更加重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国内外气候变化专家的研究显示,中国有条件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资管大时代》这本书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监管制度设计的沿革,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资产管理市场的特点和实践。
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新型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新基建力度的加大可为平台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平台也会成为新基建建设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形成。
金融监管职责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是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演进,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日益完善,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分工格局逐步清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调机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探索建立的过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作为基础性制度建设,开启了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新格局的重要一步。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秉持明确职责、协调合作的理念,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为目标,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自2020年初建立以来,围绕金融体系核心任务开展工作,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调的力度及有效性增强,协调理念植入金融工作各环节,地方金融监管的薄弱部分正在改善,运行情况总体符合预期目标。下一步,协调机制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把握好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中的履职边界,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提升中央金融政策在地方落地执行的效率,加强信息共享,强化对新兴金融业务的监管合作,提高金融风险认识水平,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共同做好金融政策的落地见效。
面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挑战,韩国银行业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在监管体系、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开放银行、初创企业等方面不断加强探索与实践,其发展经验对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以及借鉴作用。
当前,吉林省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省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谋划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开辟新局面。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新经济和旧常态正处于转换阶段,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互联网新经济为我国提供了新的产业驱动。
四川省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省份,金融从业人员众多,特别需要在打造清廉金融文化、涵养良好金融生态方面下功夫。
全国各地地方财政积极配合国家金融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保市场主体,实现了市场主体融资“量增、价降、面扩、质提”的目标。
绿色金融倾力助推乡村振兴
农行河北三河市支行主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
浙江丽水,特色产业贷助力小微企业
陕西信合全面推广线上“秦e贷”子产品——市民e贷